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常识 > 西安市中医医院
西安市中医医院
近期,第四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获奖结果揭晓,医院选送的四部作品在此次活动中喜获佳绩。
男科田超的作品《由“心者,君主之官”谈疾病的根源》荣获“悦读中医好感悟”称号;
肺病科王欢的作品《青年中医成才之路——读黎崇裕一个青年中医之路有感》荣获“提名奖”称号;
针灸推拿康复科黄博的作品《用中医整体观看脊柱病》荣获“提名奖”称号;
住院规培医师何勰的作品《点亮双眼,知要践行——赵师带我领悟金匮之“义用”》荣获“提名奖”称号。
第四届全国“悦读中医”活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起组织的一项全国性大型中医药文化活动,以“悦读中医健康中国”为主题,旨在传播中医文化,助力全民阅读。在此背景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中医药报社、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报》报社、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中国出版传媒商报》报社等组织机构也联合主办了本项活动。
参加本次活动的作品来自全国各大中医药院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医院、中华中医药学会各专科分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学会等机构。
在本次活动中,医院全院上下高度重视,医务科、宣传科积极组织落实此项活动,邀请多位名医大家对报送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多轮筛选后,最终选取并报送男科田超、肺病科王欢、针灸推拿康复科黄博、住院规培医师何勰四位优秀青年医师的文章作品作为此次活动参赛作品。在全国推送的部作品中,通过专家网络评审和大众网络投票并行的方式,医院选送的四部作品全部脱颖而出,喜获佳绩!
得知作品获奖的消息,田超医师代表各位参赛选手表达了参加此次活动的心声:“近年来,我们能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国家对于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的重视,感受到老百姓对传统文化、中医文化的认同,感受到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在不断增强。作为一名青年中医医生,我愿意成为中医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把我对中医的认识与思考向更多的人分享。我希望中医文化能深入人心,深入中国人的骨髓里、血脉里,让老百姓的身体更加健康,心理更加健康,生活更加美好。”
由“心者,君主之官”谈疾病的根源
研究生毕业后步入临床,转眼已有七个年头了,接触的患者越来越多,碰到的疾病也是纷繁复杂,逐渐地,隐约觉得,疾病纵有百种千种,也当有一个根源,正如万事皆有因由一样。只是这其中道理,如同那一束时光焰火,只会在你千里跋涉,沉淀积累之后的蓦然一瞬间,才在你眼前灿烂的绽放开来。
找到那真理的密匙是因为偶尔看到的一个故事:有一位姑娘,自幼体弱,时常生病,爷爷将她送到了少林寺,修习少林武术,逐渐练就了一副好身板,也学到了正宗的禅医治病之法。长大后她攻读了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医生,因为功底扎实又勤奋刻苦,从年轻时她就已声名显赫了。因为性格要强,再仗着自己身体强健,她每天工作时间不少于16个小时。终于,有一天她发现,她时常感觉肚子疼,还不住地腹泻,起初她不以为意,后来腹痛越来越厉害,腹泻越来越频繁,身体也在急剧消瘦。经过检查,最后发现已是结肠癌晚期,并且扩散到了子宫、卵巢、骨盆、腹壁等处。积极的治疗并没有控制住病情的发展,躺在病床上的她在反思,为什么我会罹患重病,是因为小时候常有拉肚子、脱肛的病根吗,似乎以此无法解释。经过初步的治疗后,她自然地选择了出家,回到了少林寺,开始了苦修之行,除了日常简单的治疗之外,她静心观书,涤除杂念,简食素餐,甚至以野草汁为食,并坚持练习易筋经、八段锦、呼吸操去进行康复锻炼。奇迹就这样发生了,她的身体一天天竟然好了起来,从年被判决为癌症晚期至今,已经过去20年了,她的身体和精神反而越来越好。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讲的是郑州市佛光寺住持释行贵法师。法师在她的著作《行贵禅师悟语》一书上,题名为“心乃大药”,书的扉页是一幅绝美的图画,遥远的路途之上,一个出家人,迎着朝阳而去,孤单的背影之后,是一行坚定的脚步,显得如此从容而平静,扉页上端写到一行小字:“心是大医王,心静百病消,心乱万病生”。而这,就是她给出我们患病及病愈的根本原因。
无独有偶,最近翻出了翟双庆《内经选读》一书,当我再此读到《灵兰秘典论》那些熟悉的条文时,不觉间豁然开朗。“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从前读到这些条文时,总是要问,为什么心要作为君主之官,而不是其他脏腑呢,肺居高位,为何不能作君主,脾居中央之土,为何不能作君主,循环系统一定就比呼吸系统或者消化系统重要吗,为什么会说心主明则下安,不明则十二官危呢?
曾经我还对中医的意象思维抱着质疑去思考,现在想来不由觉得自己简单可笑。中医对人体的解释不是局限于解剖层次的,而是有更高层面的理解。肉体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思维。心之所以能作为君主之官,正是因为“神明出焉”。神明,就是人的思想,如果说一个人的思想出了问题,那举手抬脚便是错,正如老子所言:“不知常,妄作,凶”,疾病及灾祸于是就这样产生了。所以说只有心主明智,行止规矩有度,五脏六腑方能安宁,气血精神方得保全,从而脏腑坚固,经络通利,身体自然会健康长寿。魏晋时期养生学家嵇康就曾提出“养生五难”之说:“名利不去为一难,喜怒不除为二难,声色不去为三难,滋味不绝为四难,神虑精散为五难……此养生之大旨也”。可以见得,五难之中,也都是人的思想与欲望。所以说,百病之患,起于心乱,万安之福,皆由心平。养生之道,归根到底,无非“养心”二字。正如《淮南子》所言:“神清志平,百节皆宁,养性之本也;肥肌肤,充肠腹,供嗜欲,养性之末也”。
作为病者,若只是看到身体害病,却不去认真考虑为什么会生病,那么即使今天病愈,又能如何保证他日不会再犯。作为医生,如果我们总是盯着这个人所生的病,而不是坐在你眼前的这个人,我们无法走进患者的心里时,又谈何去治愈你的病人呢?我们也常常看到,多数患者都是把治愈疾病的希望寄托在专家和药物身上,可事实是,大部分疾病并非如此。正如行贵法师在《心乃大药》中所言:“万病由心生,万病由心灭,疾病三分治七分养,在这七分养里,关键就是养心……我在刚被发现患癌症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不断地跟癌症进行斗争,后来发现不对,我应该跟自己斗争,要放下名利,放下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时刻保持高兴的心情,不要光想着把自己身体里的癌细胞杀死,只要自己内心坦坦然然的,癌细胞就随它去吧。慢慢的,我的心态变好了,身体也越来越好”。
佛教有一种修行方式叫做苦行僧,苦行僧为了修成正果自我节制、自我磨练,拒绝物质和肉体的引诱,忍受恶劣环境压迫,他们的修行之路就是一条身体痛苦之路,但正是通过这种方式最后达到超脱生死,没有恐惧,没有悲伤,甚至没有痛苦的最高境界。虽然我们不是苦行僧,但是面对疾病,这种修心养性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啊!
医师简介田超:男,医院男科主治医师,医院男科生殖专业及不孕症门诊常务负责人,中医内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范永升教授。现任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青年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泌尿生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保健协会中医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西安医学会男科学分会委员,西安务滋堂第五代学术传承人。
个人专长:男性生育障碍:少精症、弱精症、畸形精子症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血精)、附睾炎等;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膀胱过动症、遗精、遗尿、精索静脉曲张、男性亚健康调理;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内科疾病及疑难杂症:风湿免疫疾病、慢性胃肠炎、慢性咳嗽、高血压、冠心病、顽固性失眠等。
用中医整体观看脊柱病
从事针灸推拿临床7年了,也算尽心尽力,有得有失,有疗效很好的病例,也有效果不佳的病例。在诊疗的过程中会感到困惑,遇到瓶颈,疗效有时会不尽如人意,时常会出现迷茫,不知所措。偶然的机会看到《推拿学》十三五规划教材,随手买了本,带着困惑去读,当我读到上面关于推拿的临床指导理论时,突然想到了我在临床上的两个特殊病例,心里异常的兴奋,顿时豁然开朗。
有一次门诊来了一位头晕的患者,在其他地方看了很久,症状没有明显改善,遂来我处就诊,我仔细询问病情后,嘱患者去拍了颈椎X光片,检查结果“生理曲度变直、椎体增生、项韧带钙化”。我用常规方法去给患者治疗了几次,但是患者依然症状缓解不明显。在患者失望,我内疚迷茫之时,患者自述偶尔腰有不适感,因此我让患者趴在诊断床上,我刻意去治疗白癜风去哪里最好治疗白癜风最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