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症状 > 论男性的晴雨表精子品鉴会
论男性的晴雨表精子品鉴会
洛阳市男科医学研究所
洛阳市医学会男科分会
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男性一次射精可以释放出约2亿个精子,最后只有1个精子“杀出重围”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生命就此开始。高质量的精子,正是生命起源的基础,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却是:我国不孕不育症发病率逐年上升,男性的精子正面临着“弱化”的趋势。
对于男性而言,精子就是男性的“晴雨表”;主宰者男性生殖、健康的“阴、晴、圆、缺”。要想怀个健康宝宝,无论男女都应该对男人的“小蝌蚪”知识多掌握一些,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命中率”,也有助于优生优育。“得精子者得天下”,欢迎您参加此次”精子品鉴会”!
精子结构:
精子是最小的细胞,人类成熟精子形似“小蝌蚪”,长约55-60微米,约为人体头发直径的一半。由含亲代遗传物质的头和具有运动功能的尾所组成,分头、颈、中、尾四部分。畸形精子包括头、体、尾的形态变异,或头体混合畸形。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通过精子头部大小和形状、顶体大小和形状、空泡数量、颈部粗细、尾部长短等多个指标来综合评价一个精子,任何一项不符合标准均被评判为一个畸形精子,正常形态精子≥4%即合格。
精子数目:
有正常生育能力的男子,每毫升精液中含精子0.6~1.5亿个,有时可达2亿。一次排精排出的精子总数约3亿以上,但精子的含量变异甚大,因人而异,即使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亦可有出入。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的标准,精子浓度≥15×/ml,总数≥39×/一次射精-视为正常。
精液量:
正常人每次排精2~6ml,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精液检查与处理实验室手册》(第5版)所规定精液体积参考值下限是1.5ml。在医学上,一次射精的正常量为1.5—6毫升。精液量小于0.5毫升为无精液症;小于1.5毫升为少精液症;多于6毫升为多精液症。需要注意的是:精液量过多、过少都属于病态。
精液粘稠度及液化:
正常新鲜精液呈液体,排出后迅速变为粘稠胶冻状半流体,15~30分钟后又变为液体,如果超过60分钟仍未液化则称之为不完全液化或不液化。精液不液化多见于前列腺炎症导致其分泌的某些酶缺乏或不足,亦可见于生殖系统结核等,亦能影响生育,同样需要重视。
精液颜色:
正常精液的颜色呈灰白色,如果禁欲时间长,可呈淡黄色,如果精液呈乳白色过于透明说明精子浓度低甚至无精子;精液颜色发黄见于生殖道或性腺有感染;精液发红(血精)见于精囊炎、癌肿、结核等。
精液气味:
正常精液带有特殊的腥味,由前列腺液所发出,这一腥味来源于前列腺液的一些成分。
精液组成:
精液由精子和精浆组成,精子约占5%,精浆约95%。精子由睾丸产生,在附睾内成熟,通过输精管道输出。精浆主要是前列腺、精囊腺和尿道球腺等附属腺体分泌的混合液,还包括少量睾丸液、附睾液等。平时,精子和精浆各组分“各安其位”,在排精过程中,精子和精浆混合构成精液。
精子生成及输送:
精子从萌生到成熟排除通常需要3个月左右,它最初形成于睾丸,之后移动到附睾进行存储,射精时通过输精管移动至射精管,然后与精囊腺分泌的果糖等、前列腺分泌的前列腺液及尿道球腺液一起顺尿道射出体外。
精子寿命:
正常性成熟的男子一次射精虽然排出数千万甚至高达2亿左右个精子,但是这些精子大部分在女性生殖道的酸性环境中失去活力而死亡。一般来说,精子在阴道里的寿命不超过8小时,仅仅只有一小部分精子脱险并继续向前进。精子只要进入输卵管内,就具有很强的受精能力。当然,最后仅有1~2个精子有幸能与卵子结合,其余的精子则在2~6天内先后死亡。这对提高受孕几率非常重要,因为卵子从卵巢排出后最佳受精时间只有12-24小时。
精子的生成周期:
精子在睾丸的曲细精管内成熟时间大约为64~72天。另外,在附睾内还要停留14-16天左右才能进一步成熟,这时精子才具有活动性和受精能力。所以,精子整个成熟过程大约需要90天的时间。这就是什么使用药物治疗无精症和少精症,至少要持续3个月的时间。治疗1个月后复查精液也可能有变化,这可能是药物治疗后改善了附属性腺功能,从而改善了精液成分和精子的微环境,例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的治疗,以及抗氧化治疗的应用。
一次精液质量不好,精液不一定有问题:
男性精液质量是有波动的:很多人认为精液质量应该像身体的其他器官一样始终保持的一定的形状、数量、运动能力及其他特性。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人的精液质量是波动的,生理性波动主要随个人身体状况而起伏,且有时波动较大(与抽烟、大量饮酒,熬夜,过度疲劳,禁欲时间长短等有关),正常情况下,这种波动可表现在精子浓度、运动、形态等多个方面。需要强调的是:
①一张精液化验单说明不了太多问题:许多初次检查精液的朋友当看到自己的结果异常时,总是急切的问:我这严重吗,该怎么治疗?男性精液有波动,一张精液化验单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一项或者多项有问题,通常需要2次以上检查才可定性。正是这一点,初次化验精液提示部分指标异常时,不必慌张,也不必急于治疗,严格的遵守精液检查注意事项,间隔1-2周后复查是很有必要的。
②在不育症治疗过程中精液质量有可能下降:这往往也是非常尴尬的,这有时也与精液质量的正常波动有关,但患者往往会动摇治疗的信心!殊不知,这点是必须要考虑的。
③医院的精液质量检查结果可比性很差---医院很重要: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事情!大多患者认为精液质量检查应该象肝肾功能、血尿常规等检查结果一样,有着较好的可比性。但事实并非如此。医院的检查报告可信度不高,这也是很常见的事。医疗市场,尤其是针对不孕不育症的医疗市场究竟如何,相信大家也十分清楚。产生医院报告可信度不高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检查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精液常规检查看似简单,不过仍然需要一定的操作步骤及技巧,比如静置等待液化、打匀取样、检测等。如果遇到“无精子”者,还需要离心检测。部分患者离心后是可以找到精子。另一方面,一些不良医疗单位出具的报告也十分不可信。通常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不育症就诊→精液检查→精液质量差→被告知有前列腺炎→先治疗前列腺炎!(钱花了,病没好,反而治出精神问题,这种情况我们遇到太多)。
⑤世界卫生组织的精液检查手册里明确说明:精液一般要查2~3次,因为很多因素可能影响精液质量。做精液检查前一般禁欲3-5天最好,实在无法做到可以适当放宽到2-7天。
精子也是男性身体健康的“晴雨表”:
除生育力之外,精子还是还可反映出男性的总体健康状况。如果全身状况不好,那么身体会将多种营养物质分配至其他必要的器官,生殖器官的营养供应减少必然会降低精子质量。常见的全身系统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血症、免疫性疾病(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血液性疾病(白血病、贫血等)、肿瘤、内分泌(甲亢、甲减、醛固酮增多症等)等及相关疾病用药都可以通过不同机制影响精子质量,另外据报道,体重超标或肥胖、睡眠质量差、压力过大、吸烟、酗酒等都与精子质量偏低密切相关。当今社会,看似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不能不说生存风险也在增加:环境污染、食品安全、不良的生活方式,缺乏运动锻炼等使许多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和普遍化,所以临床中,许多男性尽管只是表现为精子质量差、不育,但是许多相关疾病可能已经发生或者正在悄悄发生,不可不重视,条件允许的话,系统而全面的检查还是很有必要的。
精子质量随年龄增长而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加,男性生殖能力逐渐减退,表现为生殖激素水平改变和精子质量下降。多数研究表明:老龄男性的精液质量与年轻男性相比,射精量、精子活力、正常形态比例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尽管男性生育力仍然可以维持到较高年龄,但明显存在遗传风险,尤其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很多严重的男性不育症得到治疗,但质量差或有遗传缺陷的精子可能获得受精并妊娠,这必然增加新生儿的遗传风险。多项研究发现,男性做父亲时年龄过大,其子女更容易罹患自闭症、癫痫和精神分裂症等。
大众对精子常见的误解:
1.为了提高命中率,天天“造人”:男性精子的产生是有周期规律的,排放过于频繁会降低精子质量,反而不利于受孕。
2.养精蓄锐,禁欲时间越长越好:不少人都推崇保精一说,认为这是修身养性的关键,所以很多的男人都有禁欲的行为,有的只在妻子排卵日同房,其他时间都禁欲,甚至禁欲几个月,企图“一炮打响”,殊不知这样反而会使精液质量下降。一般建议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禁欲2至7天可以进行下一次的“造人运动”。
3.精液常规正常就没有问题:精液常规并不能完整反映精子的质量,例如有的人精液常规正常但是精子DNA碎片率很高,也会影响生育。影响男性生育的指标很多,除精液常规以外,精子功能、免疫因素(主要是特异性的抗体)、染色体核型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即使精液常规检查完全正常,同样也可能影响生育。
4.可以怀孕精子就没有问题:很多人以为只要妻子能怀孕,精子就没有问题,从而忽视了男方的诊疗。已有许多文献报道,精子DNA损伤的精液也可以使女方怀孕,但是可能导致胎停、流产等,因此在女方诊疗的过程中,不能忽视男方的诊治,应建议男方到男科医生处就诊,根据双方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5.精子畸形率高会导致生出孩子有畸形:目前认为精子畸形与受精能力有一定的关系,形态检测是评价精子质量的一个指标,但与胎儿畸形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胎儿畸形更多的与遗传、感染、母体环境、用药、外界不良环境等因素有关。
6.精子活力低,生出的孩子不健康:精液分析采取的是统计学分析,根据精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划定的等级,精子活力低说明的是运动速度快、方向明确的精子群体所占比例较低,并非每一个精子活力都低。弱精症提示的是受孕率低下,而非绝对不育,也不能预示将来孩子出生后的情况,所以不必有此顾虑。
7.精子有问题,治疗期间不宜要孩子:这要看具体是什么问题:①DNA碎片率高预示着妊娠风险较大,但目前尚无DNA碎片率与妊娠风险的量化关系研究,当DFI>30%时,提示DNA完整性差,适不适合怀孕还要结合女方的生育能力等综合分析,临床大夫都会结合具体情况给出相应的建议。②精子活力低、数量少、畸形率较高并不是绝对不育,患者是否怀孕是评判不育症治疗效果的最佳指标,治疗的目的是增加受孕率,并非要等到精子指标恢复正常后再来怀孕。
影响精子质量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
1.吸烟:吸烟是男性不育的危险因素,超过15%的世界人口每天吸烟,且在青壮年男性中最为流行。多数研究中发现长期吸烟者几乎所有的精液参数(精子计数、精子活力和形态)远离正常水平。吸烟与非吸烟者相比,精液质量的各主要指标都显著降低,精子的畸形率升高,精液中白细胞数量增加,关于精子质量似乎没有一个安全的吸烟剂量,所以对于要想优生优育的群体和男性不育患者应当戒烟。
2.饮酒:酒精对人体肝脏和男性睾丸功能有剂量依赖性的损害。肝脏摄入酒精过多会出现睾丸功能不全、精子形成受损,精液质量下降和FSH、LH代偿性增多,吸烟和饮酒者都有精子浓度和正常形态精子百分比下降,这说明烟酒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可能有协同叠加作用。为了生育和正常的性生活应该控制饮酒。
3.辐射:大剂量的辐射可引起睾丸组织结构的改变,增加精子的畸形率,降低精子数量、精子密度等重要指标,目前的研究推荐减少暴露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微波炉的使用对精液质量有较大改善。
4.高温:阴囊是睾丸的“温度调节器”。当气温过低时,阴囊会收缩,靠近身体;当气温过高时,阴囊会松弛,远离身体。人类睾丸的生理温度为32-35℃,只有在正常情况下睾丸才能生产正常的精子。如果男子有泡热水澡、蒸桑拿、久坐、穿紧身裤的习惯,则会出现生殖器热应激从而损害精液质量和精子参数。
5.咖啡因:很多白领喜欢通过喝咖啡来提神,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咖啡因对于生精细胞来说却是一种有害物质,同时,也不要大量饮用含有咖啡因的可乐和浓茶等饮料。
6.体重指数和肥胖:虽然运动可以减少患病风险,促进健康,但是过度运动却可能影响男性生育能力和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肥胖不仅对体内激素水平有着不利影响,而且会导致勃起功能障碍以及阴囊温度升高,从而使精子浓度和计数下降。
7.烧烤和油炸类食物:此类食物中含有致癌毒物丙烯酰胺,可导致男性少、弱精。
8.汽车尾气:汽车尾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不但可能增加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率,最严重的是,尾气中含有的二恶英是极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质,可以使男性的睾丸形态发生改变、精子数量减少、生精能力降低。
9.噪音:噪音会使人体内分泌紊乱,导致精液和精子异常。长时间的噪音污染可以引起男性不育。
10.重金属镉、农药残留均对精子产生毒性。
(部分文章内容转自“医学继续教育信息平台”,在此对原作者表示感谢!)
生殖是人类最为珍贵的财富,它一直默默地主宰着我们身体的变化。我们的幸福乃至命运都系于生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