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

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症状 > ldquo膀胱咳rdquo是怎么

ldquo膀胱咳rdquo是怎么



咳嗽时遗尿,又称膀胱咳,在《黄帝内经》中早有记载。《素问·咳论》曰“肾咳不已,则膀胱受之,膀胱咳状,咳而遗溺”,首先指出了膀胱咳是以咳嗽遗尿为主症。《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指出了肺气布散津液,通调水道,并使水液下输膀胱,若肺气不宣,必然影响膀胱水液代谢。《济阴纲目》有“妊娠嗽则便自出,此肺气不足,肾气亏损,不能司摄,用补中益气汤以培土生金,六味丸加五味以生肾水”的记述。

随着现代临床研究的进一步深入,肺肾气虚、膀胱失约的观点逐渐被接受。在治疗中,医生根据不同的临床症状,而划归不同的证型,进行辨证论治。

肺气郁闭

外感寒热,肺气郁闭,使肺气不能正常布达津液。咳嗽一出,肺气得以暂时宣畅,膀胱气化暂得宣通,故小便自出,难以自禁。咳嗽停止则肺气不宣,上下气机难以宣通,水液难以下行,故遗尿暂时停止。此证属实邪干肺,多以苦杏仁、麻黄、桑叶、桔梗等开宣肺气止咳,百部、枇杷叶、紫菀等润肺下气止咳,使上焦肺气宣通,则咳嗽停止,遗尿自除。

肾气不足

久咳伤肺,久病体虚或脾肾两虚等,均可导致肾气虚乏。此型以肾气虚为本,若患者咳嗽,肺气失于收敛,则肺气不能肃降以资肾气,肾气不能约束膀胱则尿液自出。咳嗽加重了下焦肾气之虚,因此,肾虚遗尿之症在咳嗽时表现更为明显。治疗上采取补益肺肾的方法,方以生脉散、六味丸、桑螵蛸散、缩泉丸加减治之,更可配合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最后提醒广大患者,如果长期咳嗽遗尿,可以考虑检查一下盆底肌功能,内服汤药兼进行盆底肌锻炼,收效会更明显。(内容源自:中国中医药网)

拓展阅读:前列腺不好的7个征兆,从每天这一个动作就能看出来

前列腺的解剖位置特殊,位于盆腔最深处,可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

前列腺疾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障碍,称之为下尿路症状,包括膀胱刺激症状、尿路梗阻症状和尿失禁:

·刺激症状主要是尿频、尿急和尿痛;

·梗阻症状包括排尿困难、尿流中断和尿潴留等。

1.尿频和夜尿增多

尿频是指患者感到有尿意的次数明显增加,而每次尿量减少。严重时几分钟排尿一次,每次尿量仅几毫升。正常成年男性白天排尿4~5次,夜间不超过2次,每次尿量约毫升。如果白天不到2小时就要排尿1次或夜尿2次以上,即为尿频。泌尿、生殖道炎症、膀胱结石、膀胱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原因都可引起尿频。

夜间尿频也称夜尿症,以后半夜排尿为主,往往一夜要起来好几次。良性前列腺增生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尿频,主要是夜尿增多,心功能不全者也可出现夜尿增多,有心脏病的患者应注意。

如果只是排尿次数增加,而每次尿量并不减少,甚至增多,可能是生理性的,如大量饮水、食用有利尿作用的水果(如西瓜);也可能是病理性的,如糖尿病、尿崩症或肾功能衰竭多尿期;有时精神因素也会引起尿频,如失眠、焦虑等。

2.尿急

正常情况下,如果周围环境不许可,有尿意时可以憋尿而延迟排尿。

尿急是指突然出现的、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主观抑制而延迟排尿。排尿时有急迫感,迫不及待,无法控制,尿意一来就要尽快小便,稍有延迟,尿液就会不受控制的排出来。

尿频、尿急、尿痛常同时出现,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3.尿痛

尿痛是指排尿时感到尿道、膀胱或会阴区(肛门和阴囊之间的部位)疼痛。疼痛表现为烧灼感,程度有轻有重,重者痛如刀割。常见于尿道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精囊炎、膀胱炎、尿路结石、肾盂肾炎等。

医生会根据尿痛的特点,进一步明确疾病的诊断:

·排尿开始时疼痛明显,或合并排尿困难:病变多在尿道,常见于急性尿道炎。

·排尿终末时疼痛,且合并尿急:病变多在膀胱,常见于急性膀胱炎。

·排尿终末时疼痛明显,排尿后仍感觉疼痛,或者“空痛”,或不排尿也痛:病变多在尿道或邻近器官,如膀胱三角区炎、前列腺炎等。

·排尿突然中断伴疼痛或尿潴留:见于膀胱、尿道结石或尿路异物。

·排尿不畅伴胀痛:老年人多提示前列腺增生,也可见于尿道结石。

·排尿刺痛、烧灼痛:多见于急性炎症刺激,如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膀胱炎等。

尿频、尿急、尿痛常同时出现,称为膀胱刺激症状。常见病因有很多,如前列腺增生、膀胱肿瘤、膀胱结石、尿道结石、尿路感染等。

4.排尿困难

排尿困难包括排尿踌躇、排尿费力、尿线无力、分叉、变细、排尿不尽感、尿滴沥等。

·排尿踌躇:是指排尿开始时间延迟,往往是急匆匆跑到厕所,却要等一段时间才能解出小便。

·排尿费力:是指需要增加腹压以启动排尿,也就是要憋住气,用力鼓肚子才能尿出来。

·尿线变细,射程变短:有时甚至会造成尿液滴到裤子和脚上。

·尿流分叉:是指尿流形成双股或散射状。

·排尿不尽感:是指排尿后仍感觉到膀胱内有尿液未排出,却又尿不出来。

·排尿滴沥:是指排尿完毕后,仍有少量尿液从尿道口滴出,淋漓不尽。

5.尿潴留

尿潴留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

·急性尿潴留主要表现为突然不能排尿,尿液滞留于膀胱内。常见于腹部、会阴部手术后病人不敢用力排尿,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或尿道狭窄。

·慢性尿潴留表现为排尿困难,小腹膨隆、不适或疼痛。

6.尿失禁

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能自主控制而流出。可分为四种类型:

·持续性尿失禁(膀胱失去控制尿液的能力,持续性出现漏尿)

·充溢性尿失禁(膀胱过满使少量尿液溢出,就像河流下游淤积而引起上游泛滥一样)

·急迫性尿失禁(是一种无法控制的尿急感,常突然感到尿急,来不及到洗手间已有尿液流出)

·压力性尿失禁(指当膀胱上有压力时发生尿泄漏,例如在运动过程中、咳嗽、打喷嚏、大笑)

与前列腺增生相关的尿失禁,主要是充溢性尿失禁和急迫性尿失禁。

7.血尿和血精

血尿就是尿液中含有血细胞,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是没有红细胞的。顾名思义肉眼血尿是指肉眼能看到血色,可以是淡红色云雾状、洗肉水样、酱油色或有血凝块。通常在毫升尿液中含有1毫升血液即呈淡红色,肉眼可见。

如果尿液外观变化不明显,将尿液离心沉淀后,用显微镜观察每个高倍视野中红细胞大于3个,称为镜下血尿。所以并不是所有血尿都能被眼睛发现,能用眼睛看出来的说明血尿比较严重。但任何程度的血尿都不能轻易放过,都应首先考虑恶性肿瘤的可能,医院就诊,查明原因,积极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血尿往往是疾病的一个危险信号,但血尿的严重程度并不一定代表疾病的严重程度。另外,尿液呈红色并不都是血尿,有些药物、食物也能使尿液呈现红色、橙色和褐色,例如大黄、利福平、四环素类药物等。

血精为精液中含有血液,大多是由前列腺和精囊的炎症引起的,一般在几周内就可以自行消失。如果持续数周以上,需要排除生殖道结核、前列腺肿瘤等病变。(*本文内容源自腾讯医典。版权归腾讯医典所有,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核心提示

《杨力四季养生谈》是著名中医学家、易学家、作家、学者杨力教授继《杨力养生23讲》一书走进千家万户之后的又一新作。四季养生是中华民族传统养生文化的精髓,是最富东方特色的养生瑰宝。杨力教授将有五千年实践的四季养生方法,结合《易经》、《黄帝内经》的阴阳平衡理念进行了升华和提炼,从而把四季养生理念发挥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快乐养生坊》官方

抖音、快手账号

抖音:hangkai

快手:hangkai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ze.com/xjzz/1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