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治疗 > 肾小球性血尿与非球性血尿
肾小球性血尿与非球性血尿
新鲜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和泌尿系统的疾病有关,对鉴别肾小球性与非肾小球性血尿有重要的价值。但尿液的红细胞形态又与尿液的酸碱度、渗透量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必须注意鉴别。
(一)红细胞形态
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采用染色法、非染色法,用相差、暗视野显微镜等方法对尿液红细胞的形态分类作了较多研究。
1、正常红细胞:尿液中未经染色的红细胞形态为双凹圆盘状,浅黄色,直径大约8um。
、异常红细胞:尿液中异形红细胞常见的形态有:
①大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②小红细胞:直径8um的红细胞。
③棘形红细胞:胞质常向一侧或多侧伸出、突起,如生芽样。
④环形红细胞(面包圈红细胞):因细胞内血红蛋白丢失或胞浆聚集,形似面包圈样空心环状。
⑤新月形红细胞:红细胞如半月形。
⑥颗粒形红细胞:胞质内有颗粒状的间断沉积,血红蛋白丢失。
⑦皱缩红细胞:高肾尿中多见。
⑧影红细胞:低肾尿中多见。
⑨红细胞碎片。
(二)血尿
正常尿中红细胞甚少,红细胞不超过3/HPF。显微镜下红细胞3/HPF,称镜下血尿。肉眼见到呈不同程度红色混浊如洗肉水样或有血凝块,称肉眼血尿,此时,每1L尿中含血量在1ml以上。
根据尿液中红细胞的形态可将血尿分为3种,即均一性红细胞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肾小球性血尿)和混合性血尿。
1、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红细胞外形及大小多见正常,形态较一致,类似外周血未染色血片上的红细胞形态。在少数情况下,也可见到丢失血红蛋白的影红细胞或外形轻微改变的棘形红细胞。整个尿标本中红细胞形态不超过种。据报道,均一性红细胞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达9.6%。
、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即变形红细胞性血尿,红细胞大小不一,体积可相差3—4倍,尿中可见种形态以上的多形性变化的红细胞,如大红细胞、小红细胞、棘形红细胞、皱缩红细胞等。非均一性红细胞血尿与肾活检的诊断符合率可达96.6%。
3、混合性血尿:指尿液中含有均一性和非均一性两类红细胞。依据哪一类红细胞超过50%,又可分为以均一性红细胞为主和以非均一性红细胞为主的两组。
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ml,但大部分(70%)为正常红细胞或单一型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尿中红细胞/ml,大部分(70%)为种以上变形红细胞。关于区分非肾性和肾性红细胞血尿,仍无统一的标准。多数认为:非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50%,大部分红细胞为正常红细胞(或均一性红细胞);肾小球性血尿,变形红细胞≥80%。
近来,区分非肾小球性和肾小球性血尿的新方法有:
①棘红细胞百分率法:即红细胞具有1个或多个胞质突起的炸面圈样红细胞≥5%为标准,作为评价肾小球性血尿的依据,认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
②红细胞容积曲线法:肾性小球性血尿,呈不对称曲线,尿液红细胞平均容积(MCV)小于静脉血MCV;非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容积曲线法呈对称曲线,尿红细胞的MCV大于静脉血红细胞的MCV;据报道,如以尿红细胞MCV7fl为诊断肾小球性血尿的标准,则诊断的特异性为%。
③流式细胞术:为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即测定抗血红蛋白抗体或抗Tamm—Horsfall蛋白抗体染色的红细胞,以鉴别血尿来源。
(三)血尿红细胞形态变化的机制
肾小球基底膜的作用:目前认为
①非肾性血尿:主要是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毛细血管破裂的出血,红细胞未经肾小球基底膜的挤压损伤,因而形态正常。来自肾小管的红细胞虽也可受酸碱度及渗透压变化的作用,但因时间短暂,变化轻微,故呈均一性血尿。
②肾小球性血尿:红细胞形态学变化的机制可能是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底膜时,受到挤压损伤;而在通过各段肾小管的过程中,红细胞又受到不同的尿酸碱度和不断变化着的渗透压影响,加上介质的张力及各种代谢产物(脂肪酸、溶血卵磷脂、胆酸等)的作用,造成红细胞大小、形态和血红蛋白含量等变化。
在识别尿红细胞形态时,还应该注意:
①尿渗量、尿酸碱度对尿液红细胞的影响。酸性尿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小;碱性尿液中,红细胞肿胀,容易溶解破裂,边缘不规则;低渗尿液中,红细胞体积变大,肿胀,易破裂,由于血红蛋白溢出,红细胞成为大小不等的空影;高渗尿液中,由于尿液浓缩,红细胞呈皱缩,体积变小,似星形或桑椹状。
②与真菌孢子形态鉴别,必要时可做破碎试验鉴别:取尿液沉渣,加1%皂素溶液1滴,混匀,数分钟后镜检,如为红细胞,则红细胞完全破碎消失,如为真菌孢子,则仍呈完整形态。③密切与临床结合:作出合理诊断。
(四)临床意义
尿液中红细胞增多,即为疾病征象,同时鉴别红细胞形态有助于判断血尿是非肾小球性还是肾小球性疾病。
1、非肾小球性血尿:见于:
①暂时性镜下血尿,如正常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剧烈运动、急行军、冷水浴,久站或重体力劳动后。女性患者,还应注意是否有月经血污染尿液,应通过动态观察加以区别。
②泌尿系统自身疾病:如泌尿系统各部位的炎症、肿瘤、结核、结石、创伤、肾移植排斥反应、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
③其它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性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合并血小板减少、DIC、高血压、动脉硬化、高热;某些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泌尿系统附近器官的疾病如前列腺炎、精囊炎、盆腔炎等。非肾性血尿的特点为尿红细胞增多,而蛋白质不增多或增多不明显。
、肾小球性血尿:见于急性或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红斑狼疮性肾炎、肾病综合征。肾源性血尿时,多伴尿蛋白增多明显,而红细胞增多不明显,还常伴有管型,如颗粒管型、红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管型等。
点击下方链接阅读本平台其他精彩文章:
最新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使用技术指南
手足口病问与答
简单四步,教你看懂动脉血气分析
小儿常用退热药物治疗专家指南(版)(最新)
史上最全!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鉴别诊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AEBV)的诊断与治疗
小儿常见脑病的诊断与临床特点(1)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新诊疗常规及流程图
国家结核病规划指南——儿童结核病管理(第版)节选
儿科心前区不同部位常见生理性杂音介绍及鉴别
指南】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年制定)
图文讲解小儿纵膈占位及纵隔气肿的影像学诊断
(独家/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饮食控制专家共识(版)
版小儿感染性腹泻病诊疗实践指南
益生菌儿科临床应用循证指南
小儿气管及支气管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
小儿常见呼吸异常的临床分析
十六个问题让你全面看懂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图解0~7岁儿童生长发育参照标准
嗅神经和视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临床常见危象诊治
图表精讲小儿瘫痪
小儿脑疝的定义、分类、临床表现及诊治经验
手足口病的鉴别诊断
临床近30种异常面容的表现及临床意义(收藏)
有关结核菌素试验临床应用的最新专家共识(版)
让儿科医生心痛的心源性腹痛
儿童常见慎用或禁用药物一览表
手足口病的诊治要点
昏迷患儿去大脑强直与去皮层强直的区别
住院患儿不同病原体肺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指南(草案)
小儿物理降温之孰是孰非
为健康中国扬起我们的手!
最新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介绍
小儿热性惊厥诊疗指南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诊治方案(版)
儿科常用抗微生物药使用剂量指南
儿童静脉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指南(版初稿)
小儿常用祛痰药使用专家共识
让医患和谐的18字黄金法则
第三至六对颅神经损害的临床表现与意义
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诊治方案
儿童高血压的定义、分期及常见原因
小儿危重症的临床判断与评估
小儿呼吸系统常见重点、难点知识汇总
卵圆孔未闭是不是先天性心脏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