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治疗 > 四妙丸的临床应用
四妙丸的临床应用
白癜风治疗最新方法 http://m.39.net/news/a_5959473.html
四妙丸由二妙散加味而成。二妙散,原名苍术散由苍术、黄柏各等份组成,最早见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后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首次将其改名为二妙散。其后历代医家根据辨证施治的法则,根据临床证候不同,将二妙散随证加味用于治疗各种病症,又衍生出另外两个重要的名方,即三妙丸和四妙丸。三妙丸出自明《医学正传》,为二妙散加川牛膝而成。四妙丸出自清代张秉成《成方便读》,为三妙丸加薏苡仁而成。四妙丸组方立意独特,苍术苦温燥湿,黄柏苦寒、清热燥湿,两味合用,清热燥湿之力尤强;川牛膝补肝肾,强筋骨,活血,祛风湿,兼引药下行;薏苡仁利湿舒筋,诸药相合,可用于治疗湿热流注之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下部湿疮,带下,以及湿热成痿诸证。
1、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性关节炎是指因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减少引起的一种晶体性关节炎,临床表现为尿酸水平增高,急性期关节局部红肿热痛。痛风性关节炎多属于中医痹病之湿热痹阻证的范畴,治疗应以清热除湿,通络活血止痛为主。以四妙丸为基本方,取其清热除湿、活血舒筋之功,并根据症状差异随证加味:关节肿胀明显者,加用威灵仙、鸡血藤、蚕沙、萆薢、土茯苓,加强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之功;关节局部发红、发热明显,加用忍冬藤、知母、赤芍,清热凉血;疼痛明显,加制川乌、全蝎、蜈蚣,祛风止痛。
2、慢性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是女性生殖器官慢性炎性反应的总称。中医虽无慢性盆腔炎病名,但据其症状和体征,可归入妇人腹痛、带下、癥瘕等的范畴。中医认为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机为湿热、瘀血蕴于子宫、胞络,致使冲、任、带脉功能失常所致。以四妙丸为基本方,正取其清热除湿、活血之功,湿热明显者酌情加用墓头回、莲须、冬瓜子、臭椿皮、蒲公英、红藤;气滞瘀血明显者酌情加用桃仁、丹参、赤芍、乌药、延胡索、五灵脂、蒲黄等;病情日久,致肾虚,出现本虚标实之证,腰骶部酸痛明显者,加用山药、川断、狗脊、桑寄生等增强补肾之功。
3、网状淋巴管炎
网状淋巴管炎是指皮肤突然发红,色如丹涂脂染,肿胀疼痛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是溶血性链球菌侵入皮肤黏膜内的网状淋巴管所引起的急性感染,中医称之为丹毒,并认为其病机为血分有热,加之外感风湿热邪而发。取四妙散清热利湿之功,对证治疗。热证明显者,加用水牛角、赤芍、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另考虑为感染邪毒而发,多加用金银花、野菊花、连翘、紫花地丁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功;湿重者,患处局部肿胀明显,气血运行不畅,加用冬瓜子、蚕沙利湿,桃仁、当归、鸡血藤活血。
4、湿疹
湿疹为皮肤科常见疾患,是一种由内外多种因素引起的常见皮肤病,发病多与变态反应有关。中医将湿疹称为湿疮、浸淫疮、湿癣等,认为其病机多为外感风邪、体内湿热素盛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酿湿生热,浸淫皮肤所致。临床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渗出结痂等症,因湿性重浊黏腻,病情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四妙丸治疗湿疹,取其清热燥湿兼活血之功,另为加强祛风利湿止痒之功,并结合西医理论,加用一些现代医学认为具有调节免疫功用的药物,如知母、生地黄、蝉蜕、紫草、地肤子、石楠叶、苍耳子、土茯苓、徐长卿、苦参等。
5、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情迁延反复,西医西药治疗效果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根据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中医的劳淋、血精、精浊的范畴,其病因病机复杂。笔者认为其基本病机为脾失健运,湿热内蕴,流注下焦,致败精瘀阻精室,蕴久酿毒,病久伤及脾肾,脾虚则湿愈难化,肾伤则精易下泄,肾虚为本,湿热为标;另外久病入络,血脉瘀滞,瘀血伴随而生。本病病机关键即为湿热、血瘀和肾虚,为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之证。以四妙丸为基本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取其清热利湿之功,并酌情加用萹蓄、瞿麦、石韦、土茯苓、虎杖、冬瓜子、马鞭草等加强清热利水作用,加用王不留行、丹参、桃仁、当归、川芎等活血化瘀,加用山药、山茱萸、桑寄生、杜仲、菟丝子等补肾固本,随临床辨证加减应用。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