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治疗 > 针灸歌诀四总穴歌
针灸歌诀四总穴歌
呼和浩特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188934.html
古版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今版
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酸痛阿是穴,急救刺水沟。
足三里:胃足阳明经合穴。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取之三里也。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邪在肝,则两胁中痛,寒中,恶血在内,行善掣节,时脚肿。取之行间,以引胁下,补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脉以散恶血;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
邪在脾胃,则病肌肉痛,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阳气不足,阴气有余,则寒中肠鸣、腹痛;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
——《灵枢·五邪》
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肠中不便,取三里,盛泻之,虚补之。
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曰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
——《灵枢·四时气》
浊气在中者,言水谷皆入于胃,其精气上注于肺,浊溜于肠胃,言寒温不适,饮食不节,而病生于肠胃,故命曰浊气在中也。清气在下者,言清湿地气之中人也,必从足始,故曰清气在下也。针陷脉,则邪气出者取之上,针中脉则浊气出者,取之阳明合也。
——《灵枢小针解》
委中:膀胱经合穴。膝后区,腘横纹的中点,在腘窝正中。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操作方法为直刺1~1.5寸。委,堆积也。中,指穴内气血所在为天人地三部的中部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的湿热水气在此聚集。
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趾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取委中央。
——《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列缺:肺手太阴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前臂桡侧缘,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有宣肺解表,通经活络,通调任脉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咳嗽、气喘、头痛、项强、尿血等病症。
列,分解,裂开;缺,缺口。此穴为手太阴肺经之络穴,自此分支别走手阳明大肠经。
热病先手臂瘈瘲,唇口聚,鼻张目上,汗出如转珠,两乳下二寸坚,肋满,悸,列缺主之。
——《针灸甲乙经》
《备急千金要方》:男子阴中疼痛,溺血精出;小便热痛。
《外台秘要方》:偏风口喎,半身不遂,腕劳。
《肘后歌》:或患伤寒热未收,牙关风壅药难投,项强反张目直视,金针用意列缺求。
合谷:大肠手阳明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㖞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直刺0.5—0.8寸。
合,汇也,聚也。谷,两山之间的空隙也。合谷名意指大肠经气血会聚于此并形成强盛的水湿风气场。本穴物质为三间穴天部层次横向传来的水湿云气
痱痿臂腕不用,唇吻不收;聋,耳中不通;齿龋痛;喉痹;瘖不能言;疳疟;狂易。
——《针灸甲乙经》
《备急千金要方》:热病汗不出;紧唇;门噤不开;鼻鼽清涕出;面腹肿;吐舌颈戾喜惊。
《千金翼方》:产后脉绝不还,胎上抢心;耳聋飕飕然如蝉鸣;烦热头痛。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头、面、耳、目、鼻,颊、口、齿诸疾;偏正头风;手臂膊痛红肿;手臂挛不能握物。
《针经摘英集》:伤寒在表;发热恶寒,头项痛,腰脊强,无汗,尺寸脉俱浮;此穴能表发汗大妙。
《普济方》:腰脊内引痛不得屈伸,近上痛者。引《全婴方》云:卒中风毒,如口眼歪斜,语言不得。
《针灸大成》:伤寒大渴,脉浮在表发热恶寒,头痛脊强,无汗,寒热疟,鼻衄不止热病汗不出,目视不明,生白翳,下齿龋耳聋,面肿,唇口不收,瘖不能言,口噤不开,偏风,风疹,痂疥,偏正头痛,腰脊内引痛,小儿单乳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