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医院 > 说说膏方那些事儿藏精血固元气的奥秘
说说膏方那些事儿藏精血固元气的奥秘
“膏”作为一种制剂形式,起源于汉,主要称“煎”。至宋代,不再称“煎”,而以“膏”取代之,大都是固定处方和作用的一种成药制剂。至清代,膏方出现,首先在宫廷应用,因人处方制膏。至清末,膏方走向民间,主要在南方地区流行。
中医养生祛病讲究“天人合一”。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人也要顺应自然,冬藏精纳气,加强冬季进补,正如俗语所说:“冬令进补,来春打虎”。膏方是传统中医八大剂型之一,膏方俗称“膏滋药”,是将中药加水蒸煮后滤渣,再浓缩熬成膏状制剂,具有滋补强身,延缓衰老,祛病纠偏的作用,是时下流行的“养生方”。清代医家秦伯未有云“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或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故俗亦称“膏滋药”“膏方非单纯补剂,乃包含救偏却病之义”。膏方具有以下特点:1,充分体现辨证论治和因人、因时制宜的个体化治疗原则,针对性强。2,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调治结合为特点,进行整体调理,维护身体健康,或进一步巩固平时治疗效果。3,膏方是“膏”这种剂型在临床应用方面的重大发展,也是中医临床辨证处方的一种延伸,充分体现了辨证治疗、养生、治未病的理念和思想。正因为如此,膏方处方要求较高,要求“精到”、“整体”、“全面”。
广西中医院谢胜教授对膏方有深入研究,致力于“中医对人体疾病最原始的认识,以求达到最有力的治疗”的探索,运用《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来构建人体体质的先天格局,结合年运的更替,六气的轮转,创新提出并应用“四象脾土六气调神疾病防治”理念,将“体质膏方”、“运气膏方”结合四季气候、气运变化的特点同时还综合“脏气法时”、“运气学”、“五行学说”的理论,整体评估患者的体质特点,力求顺应四时调理体质之偏颇,实时制定具有前瞻性的养生方案,开具个性化的膏方,以达到最佳治病养生的目的。
通常开一个膏方需要细致地思考,使用药材少则二三十种,多则五六十种,所以必须由有经验的中医师通过对使用者详细询问、诊察,将望、闻、问、切合参,综合既往病史和身体现状,辨证确立选材思路,再根据不同药材的药性、气味等合理配伍加减,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出高质量的膏方,做到“一人一方”。
膏方选材特点是着眼整体,扶正与祛邪兼顾并举,既能“补虚”,又能“应疾”,既“整体调理”,又“因人而异”。1:未病先防:如工作压力大、有疲劳综合征的亚健康人群;2:欲病救萌:如身体已现异常,体检报告中提示有健康问题的人群;3:已病防变:已经有病症,经过治疗好转,需要巩固的人群;4:病愈防复:已临床痊愈,为防复发,需进行预后健康管理的人群。慢性病患者,因长期脾胃功能虚衰,饮食水谷不能充养五脏六腑,致气血亏虚,形体消瘦,对寒暑变易、饮食起居等因素的影响非常敏感,以中医“治未病”的角度,不仅要重冬季膏方,对部分患者,夏季也应进补疗效更佳。而夏季膏方适用于一些冬季好发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颈椎病、肩周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胃病、慢性结肠炎、慢性腹泻、冻疮、感冒、部分妇科病、肾虚引起的腰痛等,以及体质存在偏颇的的亚健康人群。
针对甲午之年冬季的气候变化,中医治未病中心常用的养生膏方有:小儿益气膏,针对更年期综合征或女子内分泌状态紊乱的温经养血生化膏,针对女子宫寒、胞宫失养、不孕不育的当归芍药种子膏、针对男子精血亏虚的培元固本膏,中青年保精养颜膏、老年人延年益寿膏。
谢胜教授在多年膏方用药实践中,深切体会到“因天之序、天人合一、阴阳和合、以平为期”的原则,主张顺四时而调,注重“四象脾土六气调神”的应用,注重五行制化。若首重体质,可做到“知己知彼”;若谨守运气,可践行“天人合一”;若巧用滋补,可强调“固本清源”;若并调身心,可培养“强势人格”;若白癜风治疗最好方法北京治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