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预防 > 中医肿瘤的病机
中医肿瘤的病机
3、肿瘤的病机
赵老认为,肿瘤的病机独特而复杂,其要点可以总结为元、宗、血、津(荣)、复五个过程。若用更加贴近于临证的术语来描述,就是肿瘤从宏观特征、发展过程、侵害部位和预后转归等来划分,可以约略概括为元证、宗证、血证、津证和复元证等五大证侯,或称五个阶段。
(1)元分证的病机先天不足或后天损伤导致元气不足时则可见精神萎靡、抗病能力下降、疲软乏力等一系列不足的症状,此时若遭遇外毒侵袭则有可能发生肿瘤辨证的元气虚亏损证;若长期处于负面精神压力之下或猝然遭受巨大的精神打击,可致肝郁气滞,此时又遇外毒入侵,则有可能发生肿瘤辨证的气郁证;若痨证日久,气阴两伤,又逢外来毒邪攻袭,则有可能发生肿瘤辨证的气阴两虚证;若先天不足或生育过度、房室损伤等,使人冲任失调,又适外毒入侵,则有可能发生肿瘤辨证的冲任失调证。若能在这个阶段见微知著,发现征兆,积极治疗,可以十愈七八。
(2)宗分证的病机元分证阶段如果未能得到治愈,病情发展,肿块不断增大,逐步伤害所在脏器组织,脏气受伤,遂出现各脏腑之具体的症状表现。病变表现各种各样,但总可用中医脏象学说、五行学说,将纷繁复杂的表现归纳为如下五个系统,即:
心气证:毒邪伤及心主神明、心主血脉的功能,则出现脑部结节、头痛、头晕、肢体无力、精神异常,有幻觉、幻听、呕吐、意识障碍、言语障碍、二便异常、甚或偏瘫、脑神经损害等症状,如胶质母细胞瘤等病。
肺气证:毒邪伤及肺主气、主皮毛,司呼吸等功能,则出现肺部结节、咳嗽、胸痛、气促,或痰血发热、哮喘,或胸腔积液等症状,如肺癌等病。
肝气证:毒邪伤及将军之官肝主升发、主藏血等功能,则出现肝部结节、肝(胁)痛、呕恶、食欲减退、腹胀、乏力、消瘦、发热、黄疸等症状,如原发性肝癌等病。
脾气证:毒邪伤及仓廪之官的主运化、主吸收之功能,则出现胃黏膜下小的结节、上腹痛、饱胀不适、胀痛、陷痛,或恶心、呕吐、食量减退、偶发呕血、黑便等症状,如胃癌等症。
肾气证:毒邪伤及作强之官的主水、主骨、主生育功能,则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甚或排尿困难、血精、勃起功能障碍,如前列腺癌症(男性癌症第二位)等病。
上述分属五行五脏之宗分证,结合邪正交争、阴阳消长的程度,从理论上可细分为心虚证、心实证、心宗虚实夹杂证,肝虚症、肝实证、肝宗虚实夹杂证,脾虚证、脾实证、脾宗虚实夹杂证,肺虚证、肺实证、肺宗虚实夹杂证,肾虚证、肾实证、肾宗虚实夹杂证。需中医临床大夫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予以辨证分析。如若能在这个阶段辨证准确,用药得当,积极治疗,可以十愈四三。
(3)血分证的病机脏气受损之后,如若得到恰当治疗,有部分病证则向愈发展;如果得不到正确治疗,则邪毒愈结愈盛,正气愈损愈虚。正不胜邪,毒邪则可迅捷扩散,有热毒波及血分,出现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血热重证;有的毒邪在周边扩散,结节扩大,形成巨大的毒块;有的毒邪经淋巴液扩散,出现远处之痰毒结块;有的毒邪直接入血,在全身播散,或远距离的结块形成,或满颅腔的结块形成,或满肺粟粒样结块的形成,或全身骨组织受侵等不一而足。
血分证可细分为血热证、暴热/血虚风痰证、血热伤阴证、气阴两伤证。这个阶段,积极治疗,可以十愈一二。
(4)津分证的病机血分之病来势猛、病情急,可使正气迅速衰败,全身津液受毒热煎熬迅速耗散,出现大肉脱失、大骨痿废的五脏衰竭之证(濒死候);或由于过量药物治疗,出现种类繁多的药毒证,以致死亡;亦有个别患者津血渐复,治疗护理得当而渐愈。这个阶段,积极治疗,可以十愈二三。
(5)复元证的病机为已经手术切除癌瘤之后的病证,此时临床治疗的主要病证有两大类,其一为预防复发,其二为并发症的治疗,有实证,有虚证,有虚实夹杂证。这个阶段,积极治疗,可以十愈三四。
文源:《赵尚华—中医外科临证医案集》
编校:赵更侯跃峰
监制:韩愈肖晓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