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血精 > 血精常识 > 彩超引导下精准前列腺穿刺,高阳性率早期
彩超引导下精准前列腺穿刺,高阳性率早期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高发恶性肿瘤,近年来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现明显的持续增长趋势,尽管前列腺癌影像学诊断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前列腺穿刺活检仍然是确诊前列腺癌的金标准。受制于健康意识、早期筛查手段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我国多数地区新确诊患者中晚期比例高于欧美国家,这对前列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长期生存产生了直接影响。
受限于B超设备短缺,我科既往使用传统手法穿刺,能确诊一部分病人,但活检主观性较强,具有随机性及盲目性,筛查阳性率低,确诊患者往往已经失去手术时机,导致前列腺癌患者难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轻则面临重复穿刺相关风险,重则延误病情危及生命。故而精准定位即术前磁共振影像辅助及术中B超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较既往手法穿刺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在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科新购置一台先进彩超用于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经皮肾镜碎石取石等手术。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可以更清楚的显示前列腺及其良恶性肿瘤的边界、形态大小、血流分布等。通过经直肠前列腺超声分型分析,按照不同的声像图表现,观察血供及结节分布情况,结合术前MRI检查,选择穿刺的重点区域,具有定位准确、方便快捷的优点。
前列腺穿刺活检示意图及穿刺点设计
研究表明,精准定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最多可提高40%,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将大大提高前列腺肿瘤筛查阳性率,减少漏诊和重复穿刺风险,为早期患者赢得手术时机,获得更好的预后。
我科既往已常规开展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此次彩超设备到位,更是将我科的前列腺肿瘤疾病的诊疗提上更高的水平。与此同时,还将巩固我科已处于领先地位的经皮肾镜碎石等医疗技术。以下为我科穿刺活检术中影像1、彩超指引直视下精准局部麻醉,减少患者痛苦:2、彩超指引直视下精准穿刺活检:设备到位投入使用短短十天左右,已成功开展4例彩超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其中2例病检已回(前列腺癌),2例病理报告暂未出。(病例数较少,提阳性率指标不具有完全的准确性,但已经看出精准定位高阳性率的影子)诊疗技术的提高、设备的更新,可以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及治愈率,从而获得更好的预后、更好生存质量。为此,医院泌尿外科团队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技术水平,也期待更多的人因此而获益。附:前列腺穿刺中国专家共识(节选)一、前列腺初次穿刺指征和禁忌证
中国前列腺癌联盟(CPCC)开展的一项前列腺穿刺活检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PSA高、前列腺体积小、Gleason评分高、阳性率低等特点。本共识建议的前列腺穿刺指征包括:①直肠指检(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发现前列腺可疑结节,任何PSA值;②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ansrectalultrasonography,TRUS)或MRI发现可疑病灶,任何PSA值;③PSA>10μg/L;④PSA4~10μg/L,f/tPSA可疑或PSAD值可疑。
前列腺穿刺的禁忌证包括:①处于急性感染期、发热期;②有高血压危象;③处于心脏功能不全失代偿期;④有严重出血倾向的疾病;⑤处于糖尿病血糖不稳定期;⑥有严重的内、外痔,肛周或直肠病变。
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实施
1.穿刺术前常规检查: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应常规行血、尿、粪三大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有肝肾功能异常病史者需复查肝肾功能。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会引起前列腺局部MRI影像的改变,故如需通过MRI评估临床分期,通常建议在前列腺穿刺活检前进行。基于多参数MRI的靶向穿刺在初次穿刺中并不能显著提高穿刺阳性率,在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得出进一步结论前,不推荐多参数MRI作为初次穿刺之前的常规检查。
2.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之前,应常规口服或静脉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是首选,目前的临床数据显示单次应用与用药1~3d的效果相当。穿刺术后的严重感染多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有关。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前不需要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3.肠道准备: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清洁肠道是常规操作,开塞露可代替灌肠,建议穿刺前碘伏清洁肠道。
4.围手术期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对于有心脑血管病风险、支架植入病史的长期口服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围手术期应综合评估出血风险及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慎重决定相关药物的使用。尽管有前瞻性研究结果表明,前列腺穿刺时不停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并不增加严重出血的风险,但多数学者仍建议围手术期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及其他非甾体类抗炎药穿刺前应停用3~5d,氯吡格雷应停用7d,噻氯匹定应停用14d,双香豆素建议停用4~5d。
5.穿刺针数和部位:Hodges等于年提出前列腺6针系统穿刺法,但穿刺阳性率相对较低,为20%~30%,目前已不作为初次穿刺的首选。建议前列腺体积在30~40ml的患者,需要接受不少于8针的穿刺活检,一般推荐10~12针系统穿刺作为基线(初次)前列腺穿刺策略。穿刺针数的增加不显著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饱和穿刺可作为一种穿刺策略。
常用的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模式图A.10针穿刺活检;B.12针穿刺活检
6.麻醉:经直肠和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对麻醉的要求不同。通常大多数患者在经直肠穿刺中未经麻醉也能很好耐受。超声引导下前列腺周围阻滞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麻醉的最优选择,其效果优于经直肠灌注局麻药物。如果是经会阴前列腺穿刺,则需要增加对进针区域皮肤的局部麻醉。
7.穿刺信息的记录:前列腺穿刺过程中应详细记录穿刺相关信息,包括前列腺各径线长度、超声异常信号的大小及位置、穿刺标本序号对应的大概位置。
三、前列腺穿刺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前列腺穿刺后主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精、血尿、血便、发热、尿潴留、迷走神经反射、前列腺炎、附睾炎等。
1.血尿:血尿是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由于穿刺针刺破尿道或膀胱引起。穿刺术前停用抗凝血类药物,穿刺时避开尿道和膀胱减少穿刺损伤,能够有效减少血尿的发生。严重血尿时可留置三腔导尿管牵引压迫止血。
2.血便:穿刺针损伤患者直肠黏膜可引起血便,血便的发生率较低,通常在穿刺术后很快消失。如在术中出现直肠出血,可利用手指压迫出血点进行止血。
3.感染: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的发生率为0.1%~7.0%,严重感染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感染多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有关,如感染无法控制,应及时行细菌培养并调整抗菌药物使用策略。
4.迷走神经反射:前列腺穿刺引起的患者过度紧张和不适可导致中度或严重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1.4%~5.3%;主要表现为呕吐、心动过缓和血压下降。当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时,可将患者体位调整为头低脚高位并静脉补液,以缓解相关症状。
四、重复穿刺
当第1次前列腺穿刺结果为阴性,但直肠指检、复查PSA或其他衍生物水平提示可疑前列腺癌,可考虑再次行前列腺穿刺。如具有以下情况需要重复穿刺:①首次穿刺病理发现非典型性增生或高级别PIN,尤其是多针病理结果如上;②复查PSA10μg/L;③复查PSA4~10μg/L,%fPSA、PSAD值、DRE或影像学表现异常,如TRUS或MRI检查提示可疑癌灶,可在影像融合技术下行兴趣点的靶向穿刺;④PSA4~10μg/L,%fPSA、PSAD值、DRE、影像学表现均正常的情况下,每3个月复查PSA。如PSA连续2次10μg/L,或PSA速率(PSAV)0.75μg/L/年,需要重复穿刺。
重复穿刺前除常规检查外,推荐行多参数MRI检查,基于多参数MRI的靶向穿刺可显著提高重复穿刺阳性率并避免漏诊高危前列腺癌。关于重复穿刺的时机,2次穿刺间隔时间尚有争议,建议3个月或更长,待组织结构完全恢复。
重复穿刺前如影像学发现可疑灶,应对可疑灶行靶向穿刺。
注:本文部分内容源于:肿瘤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